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组织完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对外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积极的阶段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课题组构建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地区比较优势发挥,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及其对应的20个三级指标,结合相关数据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进行年度跟踪监测评价。
测算结果显示,2012年—2020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十三五区域协调发展指数上升幅度较大,2020年指数值达到118.59其中,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两个方面指数值分别为130.27,120.7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27,20.77个点,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地区比较优势发挥和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也取得明显进展,这三个方面指数值分别为113.74,109.80和118.36,比十二五末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报告指出,2012年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积极的阶段效果,但也应看到区域发展绝对差距仍然较大,资本要素流动还不够充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不同民生领域不同步发展等问题。
报告建议,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着力夯实全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有利的条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