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继上海中科润达医学实验室曝出假阳性传闻后,北京一家新成立的核酸检测企业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越来越多涉及的核酸检测行业是一门怎样的生意行业前景如何哪些公司有存在的价值
这是核酸检测公司的一大优势。
规范化的核酸催生了很多新企业。
常态化核酸检测全面铺开后,很多地方开始紧急招聘核酸采样器,记者注意到,一些新成立的核酸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检测行业比如北京潮安医学检测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6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而这家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公司,5月9日负责北京居民核酸检测
天眼查资料显示,北京朝安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6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医疗服务,三类医疗器械出租,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中药饮片煎煮,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委托生产,药品进出口,药品零售等。
这家刚成立不到20天的新冠肺炎检测公司,只有两个股东,三个高管,其中大股东徐烨持股90%,还兼职执行董事和经理,2.股东李持有10%股份,兼任公司监事,剩下的一位是首席财务官王思维资料显示,三人都只供职于一家企业,即北京潮安
从产业来看,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产业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有扩增酶,引物,探针包括中游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扩增仪,取样工作站等,主要提供取样和检测的下游医疗和ICL实验室机构新冠肺炎检测的直接业务主体就是这些下游检测实验室由于新冠肺炎的高传染性,这类实验室一般需要相关资质,通常是许可准入根据消息显示,像北京潮安这样的企业需要办理前置审批,承诺20个工作日内完成
事实上,像北京潮安这样新成立的核酸检测公司不在少数《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天眼查数根据消息显示到,截至2022年5月11日,我国已建立医学实验室相关机构220个目前,我国医学实验室相关机构约有2400家,近两年相关企业数量稳步增长2021年新增医学实验室相关机构437家,年增长率25.1%,为历年最高其中,60.67%的医学检验相关机构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2400家医学检测机构中,近四成成立时间在3年以内。
此外,这些检测企业还包括之江生物,盛翔生物,金宇医药,明德生物,万福生物,金奎大基因,华大基因,东方生物,迈克生物等其中,之江生物,盛翔生物,捷诺生物,伯杰医疗,金奎大基因,华大基因早在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时就已先后获得在新冠肺炎上市的检测产品资格此外,盛翔生物和之江生物分别于2020年8月28日和2021年1月18日在科创板上市
利润几何。
那么,竞争对手这么多,这些检测公司的利润几何以之江生物为例在核酸检测业务的带动下,公司2020年扣非净利润达到9.27亿元,同比增长1993.02%,总市值一度达到140亿元但其2021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0.19亿元,与2020年几乎持平,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净利润达到7.59亿元,同比下降18.61%报告指出,新冠肺炎集中收集测试试剂是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0年,处于高光时刻的盛翔生物业绩也在2021年进入疲态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45.15亿元,同比下降5.22%,归母净利润22.43亿元,同比下降14.29%
对于2022年,从《国际金融报》记者所在的上海浦东新区南码头某小区的核酸出现频率来看,2022年3月18日至5月12日,共有22个核酸,2022年4月2日至2022年5月11日,共进行了30次抗原检测按照这些检测频率,2022年上半年肯定是核酸企业和抗原企业的大丰收
以万福生物为例,其今年一季度营收26.25亿元,同比增长276.87%,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481.32%,扣非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535.50%,仅一季度就赚够了去年全年。
再看东方生物,2021年,东方生物实现营收101.69亿元,同比增长211.43%,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193.33%这样的良好表现在第一季度得以延续东方生物一季度营业收入47.46亿元,同比增长112.28%,归母净利润20.67亿元,同比增长74.20%
业内人士分析,伴随着医改和分级诊疗的不断推进,独立第三方医疗中心将会越来越强大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四大ICL巨头分别是:金隅医药,迪安,爱迪康和金奎大基因他们的市场份额接近60%,寡头竞争格局初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这四大机构可能会争取更多的检测量,价格战不可避免,但新成立的小ICL很难分一杯羹
四大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从独立实验室数量,检测项目数量,客户数量来看,金隅医药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其次是院长诊断2022年,爱迪康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继2021年6月30日首次提交作废表格后,公司于今年3月4日再次向HKEx提交上市申请,拟登陆港股主板,大有赶超前两名的架势大基因的主要市场是与医学检测相关的试剂,耗材和仪器的供应,其第三方诊断业务主要集中在其子公司云康健康
检测机构的快速扩张,似乎让人想起2020年疫情之初的口罩之战,熔喷布市场的过度扩张和产能过剩。
业内人士认为,扩张如此迅速,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已经触及红线以ICL四大企业为例在资本市场一路膨胀的同时,这些企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爱迪康因检测报告出具缓慢等问题,多次在多个社交平台被用户投诉作为ICL四大服务商之一,金隅医药2022年初在河南市场出现检测准确性等丑闻
如果核酸是一门生意,那么,如何在扩大规模盈利的同时保证检测质量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第三方独立医学检测机构确实是填补院外防疫工作空白的重要力量可是,核酸检测只是一种检测手段,并不能治愈新冠肺炎作为疫苗等预防工具,核酸检测行业的无序扩张必须严格控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