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年报和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6.56亿元,同比增长43.20%;归母净利润14.91亿元,同比增长146.21%。2022Q1实现营收18.86亿元,同比增长44.16%;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146.21%。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深交所影响消除。受益于下游客户开发新项目和战略储备增长,公司订单和交付量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实现营收56.56亿元;归母净利润14.91亿元(同比+146.2%)。2022Q1营收18.86亿元(同比+44.2%),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146.2%),再创新高,实现跨越式增长。1)诸多因素帮助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公司21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综合毛利率60.82%,比上年增长7.25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效应是主要原因。本期信用减值由20年同期的-2.3亿元转为2000万元。2020年,公司剥离深圳通信,全额计提相关损失1.09亿元,子公司振华新能源计提应收账款损失1.15亿元。2021年,公司收到深交所支付的债权及单项计提的应收账款,用于冲减信用减值损失。振华新能源在没有进一步计提的情况下由亏转赢,从而促成业绩增长。2)公司生产规模扩大,未来增长仍可期。2021年公司存货18.46亿元(同比+68.3%),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发出商品分别增长74.7%、39.6%、93.6%。该公司积极备货的情况显而易见。2022Q1存货在高基数基础上环比增长6.7%,对应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52.4%至2.04亿,凸显下游需求强劲,公司未来增长可期。此外,公司资产减值随着存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2021年达到1.39亿元(同比+54.5%),主要是存货跌价损失1.3亿元。我们认为,由于下游需求放量,在公司主动增加库存的背景下,资产减值可控。多分支业务,锻造军用电子元器件长板。子公司振华微主要从事集成电路业务。2021年形成了多个模块样本供用户试用。营业收入6.55亿元,净利润2.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7.6%和100.3%,净利率达到39.1%,同比增长6.4个百分点。多项通用零部件产品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批量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子公司振华云信、振华云科、傅振华,总收入25.92亿元,同比增长33.4%,净利润8.28亿元,同比增长55.1%;半导体业务实体振华永光实现营收10.33亿元(同比+58.6%),净利润4.48亿元(+138.3%)。同时,公司决定对极光增资1800万元,持股20.3%,以加速MOSFET产业化发展。在电子材料领域,公司完成了三种高介电LTCC材料和一种低介电LTCC材料的研发,突破了玻璃配方制备和瓷粉批量生产技术。实施大型募投项目,扩大现有产能,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2012年4月底,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25.18亿元投资半导体功率器件产能提升项目、混合集成电路柔性智能制造产能提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旨在扩大半导体功率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等核心产品产能,缩短供货周期,加大R&D在行业前沿领域的投入和现有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项目建设期为2-3年,每个项目的税后内部收益率约为20%,税后投资回收期约为6年(含建设期)。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电子元器件产能,强化经营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投资建议: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2.9亿元、29.6亿元和38.3亿元,EPS分别为4.42元、5.73元和7.39元。目前股价对应24X、19X、14X的PE。作为军用高可靠性电子元器件的龙头,公司拥有完整的产品线,并逐步向元器件和模块层面拓展。未来有望受益于军工体量和国产替代加速,维持“推荐”评级。风险: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