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了,等‘亿’会儿就学。
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一篇深度好文,一个绝妙视频,或是某项科普攻略时,你是否只是囫囵看完,习惯性放入收藏夹,暗想等我有空再好好看,随即滑向下一个热点。
收藏了等于健身了,收藏了等于学会英语了,收藏了等于会做这道菜了这一届网友都是资深收藏家,一键收藏后,意念学习模式开启,似乎只要链接在手中,就拥有下次仔细看的无限可能结局往往是,这些昔日视为宝藏的内容如同发黄的旧书堆,难有再次翻看的机会,只能躺在收藏夹里被迫吃灰
链接越来越多,灰尘越积越厚,你是否考虑过给你的收藏夹吹吹灰。
在豆瓣收藏夹不吃灰小组,一群吹灰人聚集于此,打卡督促自己定期翻新收藏夹,激活被尘埃掩埋的宝藏有人总结吹灰经验,告诉大家如何科学有效地让自己的收藏夹保持整洁,有人进行吹灰分享,把自己的收藏夹整理归类后,将最有价值的链接分享给他人,不知如何清理时,还可以吹灰求助,总有热心小伙伴在帖子下方答疑解惑,吹灰过后神清气爽
有网友苦笑着分享自己下决心吹灰的原因:收藏从未停止,学习从未开始明知收藏后很少二次观看,为何人们总停不下点击收藏键的手指面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带来的知识焦虑,收藏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奖励,一键收藏干货产生的瞬时满足感,比阅读和学习内容要迅速得多,给人带来已吸收的心理安慰当奖励堆叠太多,人们便下意识选择忽视,收藏夹成为无限扩张的信息黑洞,吞噬了立即开始学习的热情
而给收藏夹吹灰,是一场与知识焦虑和虚幻安全感的对抗将昔日宝藏链接一一摊开,那些因为不舍得放弃而收藏的内容,有多少是头脑发热下的冲动产物必须掌握的100个office技巧十个方法教你如何制作知识图谱一些看似实用的干货,细细读完才发现十有八九早已掌握,剩下几条根本用不着不点开收藏夹,我们可能不会发觉,并非所有的收藏都足够有价值,它们只不过给人一种积极向上,通往理想之路的错觉
有人说:整理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其实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成为被人灌输的工具害怕错过,可能会造成收藏夹内的信息洪灾,单纯输入,储存,而不是思考沉淀,信息也不会自动转化成知识收藏夹不吃灰的关键,在于不断更新与践行面对囤积的庞大资源库,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将重要知识整理成笔记合理消化
例如,可以运用四象限法则,将收藏夹内容按照重要,紧急等纬度进行分类:有价值且需立即投入类,意义重大但需坚持类,可删除类,碎片化学习类。
除此之外,将自己吸收后认为最有价值的链接分享出来,也是一场火花四射的知识碰撞坚持早起的极简方法,珍藏多年的宝藏歌单,值得看的小众冷门纪录片,甚至独门火锅蘸料配方,掩埋在收藏夹灰尘下的内容,或许正是其他人苦苦寻觅的良方,伴随着时间流逝而冷却的学习热情,说不定也能在分享的过程中再度激活若还有兴致,还能把链接转化成知识图谱,用输出刺激输入
为收藏夹吹灰,更是对个人成长轨迹的回望收藏是表达喜爱和重视的方式,是成长中的一次次采集,重新打开收藏夹,仿佛重温当年的成长经历与心理起伏:过去喜爱着哪个作家或者偶像,收藏了哪些梦想城市的旅行攻略,当初的自己又在哪些小圈子中沉浮
当然,比起要用时在全网搜遍关键词也找不到的无助,收藏起来更让人安心收藏夹不吃灰,不是需要一股脑清空所有内容,也未必是完全不收藏,而是需学会将囤积于表面的知识内化,筛选出真正值得收藏的宝藏,再付诸实践
或许,定期给收藏夹吹吹灰,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拥有一座宝藏山,而最好的开采时机,正是当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