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ESG概念越来越受到国内一二线资本市场的重视和认可越来越多的PEs和VCs开始积极将ESG理念融入到股权投资决策的因素中,不少投资机构将ESG纳入到日常经营,评估标准和业务操作中,并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其中,史圣投资是最早提出ESG概念并开始前瞻性探索和实践的股权投资机构之一作为国内首家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的政府引导型基金管理机构,史圣投资将ESG融入到基金募集,投资管理和回报的全业务运营流程中,包括将ESG融入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对外投资流程,成立负责任的投资委员会,ESG管理部门和集团层面应对气候变化专项工作组,落实战略和目标实施,并在项目全面调整时特别关注被投资企业是否有效落实ESG理念史圣的很多投资做法不仅引领行业,对其他机构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最近几天,史圣投资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兼合伙人姜岩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分享了该机构在ESG的实践,经验和真知灼见日前,在国家商报主办的中国创业投资行业ESG投资高峰论坛上,蒋还以‘碳中和’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为题,与观众进行了精彩分享
探索ESG本地化实施路径需要解决的六大挑战。
今年3月,史圣投资发布了《盛世投资碳中和战略声明》的副本,宣布正式启动碳中和战略这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尚属首例,也成为行业推进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模式
事实上,史圣投资早在2020年就启动了碳中和规划,最近几年来一直在一级市场大力推进ESG投资和绿色投资作为政府引导型基金和市场化母基金管理机构,史圣投资主要是母基金,直投基金和S基金,不仅已经建立了ESG体系,还将ESG和绿色投资纳入公司战略
姜岩表示,从目前众多的实证研究来看,ESG投资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增强企业的防御韧性,提高可持续经营质量,从而帮助机构创造长期价值。
海外养老基金,主权基金,保险基金和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多年来在ESG投资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为国内投资机构开展ESG投资提供了借鉴追求财务回报与环境和社会价值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当前,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过程中,无论是机构还是企业,都应该充分重视ESG,不能只考虑股东至上而忽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追求利润,危害环境和社会的企业无法长久经营,高质量发展ESG投资不是没有财务回报,也不能等同于CSR组织和企业应认真思考如何通过ESG构建竞争力,包括成本和效率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创新产品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和融资成本竞争力,从而实现多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江妍说
在探索ESG本土化实施路径的过程中,史圣投资意识到国内ESG投资仍面临以下重大挑战:一是在理念理解和人才培养方面,国内投资机构对ESG理念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专业的ESG人才和能力建设二是政策机制方面,国内市场ESG投资相关配套政策和市场机制亟待完善
为了克服这些具体挑战,通过母基金的传导机制和引领作用,引导和激发更多社会资本积极践行ESG,史圣投资在多个维度进行了尝试和努力。003010提到,央企上市公司作为央企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承担了集团公司多项重大专项任务。。
姜岩介绍,史圣投资借鉴海外ESG投资的各种标准和经验,充分考虑国内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和政策,将ESG融入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对外投资流程,自上而下设计构建了内外兼修的ESG体系,制定了完整的战略,目标,组织架构,制度和管理方法在集团层面,成立了负责任的投资委员会,ESG管理部门和气候变化特别工作组,以实施战略和目标
在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方面,史圣投资对内加强ESG研究,邀请国内外投资机构,研究机构,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的专家为员工提供ESG培训,不断提升员工ESG意识和能力,优化投资组合,降低风险,为子基金和项目赋能ESG,促进其ESG投资和管理,打造长期价值和竞争力。
在ESG生态建设方面,史圣投资推出了负责任投资交流平台青桐书院,与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组织,研究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的从业人员共同探讨,交流,调研ESG投资相关政策,行业发展趋势,评价体系应用,实践案例等相关话题,共同推动行业探索ESG投资本土化的实践路径,为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在谈到如何考察子基金和被投项目的ESG情况时,姜岩表示,史圣投资建立了从基金和项目筛选,调整和投资决策到投后管理和退出的完整ESG投资流程,筛选出符合自身投资逻辑的核心ESG指标,对投资标的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史圣投资重点关注三个部分,第一是ESG合规性,关键考虑的是GP或项目是否符合ESG第二,评估GP和项目的ESG投资管理流程,考虑GP或项目在组织架构,ESG投资策略,员工ESG能力建设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是否完善,如何通过ESG投资管理降低风险,完善ESG表
现第三是从ESG价值创造上进行考量姜燕说道
期待更多激励性政策引导资本流向绿色投资
虽然最近几年来积极践行ESG理念的机构数量相比前几年已经有了显著增长,但不得不说,整体来看,国内的ESG投资仍然处于发展初期。
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尽管相比去年不关注ESG的投资机构比例有所下降,但对ESG缺乏深入了解和不了解的投资机构占比仍超过了60%,真正将ESG纳入投资决策机制并且制定战略予以落实的不足5%与海外相比,目前国内投资机构仍然在ESG认知和方法论上亟待提升
姜燕也坦言,相较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投资标的主要是非上市企业,尤其存在大量中早期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一方面信息不公开透明,更难获取,大部分企业也基本没有ESG信息披露,这就增加了投资机构在评估ESG风险和识别ESG机遇上的难度。
站在一家对ESG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机构投资者角度,她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
首先,从政策端期待配套相关的政策,约束和激励机制,标准等出台,鼓励和推动机构进行ESG投资。通过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加大科研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扎实开展“卡脖子”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布局前瞻性,战略性科技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其次,从资金端来看,LP对GP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需要更多的LP采纳ESG投资理念,积极推动GP进行ESG投资,从而传导到资产端,实现资金的正向循环。
第三,从配套基础设施来看,需要有专业的ESG评级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研究机构,数字化管理机构,行业组织等发挥专业力量,提供专业服务。
此外,榜样的力量可以带动更多机构行动起来,媒体可以更多地进行ESG投资理念的普及和优秀投资案例的报道,讲好中国ESG故事,搭建沟通桥梁。
除了一些监管政策外,还期待更多激励性的政策出台,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和长期资本流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为采纳ESG理念的机构和企业提供‘源头活水’同时,期待从备案注册,税收,表彰等方面考虑,给予一些鼓励性支持姜燕进一步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