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养老“时间银行”值得探索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3日 13:50 来源:东方网 编辑:叶子琪  阅读量:5264  
导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关注。 从有关实践看,“时间银行”是指将提供者的服务以“时间币”形式记录储存起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关注。

从有关实践看,“时间银行”是指将提供者的服务以“时间币”形式记录储存起来,以待自己将来年老了需要有人照料的时候来支取相关服务。积极老龄观要求全社会都要树立老年人不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产者、不是负担而是资源的观念,形成养老孝老敬老用老的社会氛围。据统计,我国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55.8%,多数具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意愿和能力。“时间银行”以互惠为基础,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互助养老,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有助于缓解养老压力,实现老有所养,还能够为一些低龄老年人口提供发挥余热、重拾自信的平台,有助于实现老有所为。

截至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在探索“时间银行”助力养老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相关工作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时间银行”规模小、网点少、异地壁垒多,以致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匹配对接难、异地“存取”难。二是服务提供者数量不足、结构单一,未来支取风险大。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中青年人进城,部分农村低龄老人面临互助养老服务支取风险。三是服务内容单一,专业化程度低,难以涵盖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全面照顾。四是“时间币”换算标准相对简单,不能体现出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差异,且各自为政,难以转移接续。

要坚持全域、全民、全面统一发展的思路,推动“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一是支持“时间银行”规模化发展。可探索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作为网点,适时扩大试点,支持社会组织、企业主导型“时间银行”拓展地域连锁发展。。二是壮大和优化服务提供者队伍。9月1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与养老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省民政厅宣布启动“时间银行”试点。积极弘扬互助文化,明确规定“时间币”可以继承和赠与,并采取多样化褒奖优待措施,动员全年龄段人口、全社会人员尤其是具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积极参与。三是适应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丰富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推动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四是统一管理部门、运行规则、运行平台和“存储”账号。可探索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负责,条件成熟时在全国层面出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指导意见。制定体现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差异的、全国统一的服务价值等级和换算标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时间币”换算公开透明和结果互认,实现“时间银行”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逐步开通全国“通存通兑”功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